記者:
發布時間:2023-07-08 08:11:35 編輯:張檬檬 來源:南通網炎炎夏日,南通博物苑近期推出的“濠南別業”南通地標文創雪糕登場,成為今夏本地網紅產品。近年來,南通博物苑相繼開發推出了系列文創產品,受到了市民、游客的關注。南通的文創產品,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不少作品“畫在紙上、掛在墻上”,養在深閨人未識。為尋求創新和突破,我市文廣旅部門通過文創設計大賽等方式來推動,力爭讓更多能夠代表南通的文創產品走進百姓生活。
暑期文創新品掀起消費熱
南通博物苑此次上新的“南通地標文創雪糕”,造型精巧、口味豐富、價格親民,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來打卡品嘗。
5日,記者來到南通博物苑文創產品商店“博蘇堂”內,只見逛店選購的顧客絡繹不絕,工作人員或做指引介紹,或抓緊補貨,按需提供服務。工作人員介紹道:“現在暑假來了,人流量有所上漲,其中寶媽群體居多。熱銷的產品,除了文創雪糕外,實用性的書簽、書簽尺、明信片賣得比較好?!?/p>
當天,袁磊帶著小孩從張家港自駕來通游玩,走過了唐閘古鎮,第二站到達南通博物苑參觀游覽,看到店內擺放的限定雪糕海報,也忍不住體驗了一番?!疤鞖鉄?,剛好看到這邊有冰激凌,顏色口味都是小孩子喜歡的,就挑了一個?!睂τ谘└獾膬r格,他表示,“16元不算貴,這個創意非常棒?!睋私?,文創雪糕自6月底推出以來,已銷售1000份左右。
正值暑期游學熱,市民黃蓉特地來此為孩子挑選“南通禮物”。她說:“他出去游學跟外面的同學有個交換禮物的環節。我們就想借此機會,帶一些能夠代表南通的、具有江海文化特色的物件,讓對方了解南通、喜歡南通?!痹诠ぷ魅藛T的推介下,她捧著金榜題名書簽尺、扎染筆記本等,滿載而歸。
當然,消費群體中還不乏學生黨。即將步入大學的王同學與朋友結伴而來,購買了筆記本、明信片、字畫。在她們看來,好看且實用是年輕人的最佳選擇。
打造性價比高的“第一館”文創
近年來,南通博物苑依托本地獨特資源,深挖館內文物內涵,開發推出了系列文創產品。其中,以清末狀元、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創辦“中國第一座公共博物館”為發端,推出“張謇”系列文創產品,創建了“張謇·第一館”“狀元張謇”“張謇·家誡”“張謇·寶光嘉禾勛章”“張謇·書法藝術家居”等以張謇為核心的5個文化元素資源庫,創意設計相應的文化衍生產品。融南館、中館及北館等建筑元素于一體的文具用品、家具用品,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嘉禾”谷穗等,越來越多飽含深刻寓意的文創產品應運而生。
今年,博物苑文創團隊深入提煉“第一館”元素,設計“第一館”金屬書簽、木制冰箱貼、剪紙、明信片等,組成“中國第一館”系列文創產品。其樣式之豐富、構思之巧妙、做工之精美,最終獲得第二屆全國文化創意產品推介活動“優勝文創產品”。
“博物館文創跟其他產品的區別在于,它富有濃厚的文化內涵?!比绾螌⑵渫茝V出去、將文化傳播得更遠,南通博物苑文化創意部負責人施東升認為,文創要貼近百姓生活。他說:“現在做文創,我們希望做一些符合現代人審美的、緊跟時代潮流的產品,讓文物‘活’起來,真正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p>
“民以食為天”,當地特色的美食已漸漸成為游客購物的首選。去年,施東升帶領團隊設計文創雪糕,造型選取“第一館”中的文化地標濠南別業,增添張謇先生手植的紫藤元素,看上去很精致,吃起來也可口。
施東升表示:“接下來,我們還準備以大生碼頭、鐘樓、譙樓等文化地標再推新品。銷售達到一定量以后,價格也會降低,力求為大家提供性價比高的文創產品?!?/p>
讓“南通禮物”講好南通故事
文創產品的持續發展,還需經受時間的檢驗。施東升坦言,近年來,雖然博物苑的文創工作有了長足的發展,但還存在著諸如博物館文創內涵不夠厚重,文創品牌策劃開發力量薄弱,文創產品類型同質化傾向較重,文化服務和宣傳傳播有待進一步激發和開拓等方面的問題。
“從人流量、傳播力度來看,可上升的空間還很大。我們希望能發揮南通博物館聯盟的效益,多家聯動,結合旅游景區,以項目的形式,打造一個真正能代表南通的文創‘禮物’?!?/p>
對于南通文創產品的發展,我們需要借鑒更多的“他山之石”。故宮博物院文化產業管理處處長李濱曾在第九屆“博博會”上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能夠滿足大多數消費者需求的“性價比高”的文創產品往往是最受歡迎的?!懊總€博物館有每個博物館的特色,南通作為現代文博事業的起點城市,有很多自己的特色藏品,只要立足本館實際,用好特色館藏,講好特色故事,就能做出有特色、受歡迎的優秀文創產品?!?/p>
文物資源與設計團隊嫁接,凝聚創意新勢力,此前,我市文廣旅部門也做過實踐探索。去年年底,市文化館、市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舉辦“南通手信·非遺有禮”南通市非遺文創設計大賽,旨在通過文化與設計、傳統與現代的思維碰撞,創作出易于攜帶的南通非遺“伴手禮”,進一步推動非遺文化走進生活、接近百姓。
大賽共征集作品183件(套),經專家組評審,線上、線下投票,最終以藍印花布非遺傳承人倪沈鍵、吳靈姝創作的作品《年年有余》為代表的42件作品脫穎而出,獲得嘉獎,并將作品打樣組成作品展,新春期間與廣大市民朋友見面。據悉,在市文廣旅系統組織的文旅推介活動、對外交流中,南通非遺“伴手禮”也成為宣傳南通的靚麗名片。
“大賽起到加強引導、提供平臺、增強意識的作用,關鍵在于如何轉化,讓文創產品真正走進百姓的生活?!蹦贤ㄊ形幕^館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曹錦揚表示。 記者楊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