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發布時間:2023-07-01 21:26:21 編輯:蘇敏 來源:南通網“智慧化轉型極大提升了生產效率,1至5月公司營收15.84億元,同比增長87.46%?!苯K大生智慧紡紗工廠一派熱火朝天,負責人不無自豪。百年老企江蘇大生騰飛式發展,是江蘇南通崇川區工業經濟持續向好的生動印證。
工業經濟是區域發展的強支撐。崇川區深入推進工業提速增效三年行動,通過工業企業資源集約利用綜合評價,引導企業以畝均、綠色、創新“論英雄”,助推工業企業加快提質擴量增效。統計顯示,崇川區規上工業企業畝均稅收22.4萬元,遠超南通全市平均水平。
陳靜 攝
含金量更高,畝均稅收全市榜首
一期項目三個車間機器轟鳴,自動化生產線和工人有序配合;二期項目正如火如荼建設中……崇川經濟開發區的江蘇易實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派繁忙。
6月8日,易實精密成功登陸北交所。這是一家以汽車精密金屬零部件研發、生產、銷售為核心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
汽車行業競爭激烈。易實精密每年投入銷售額的4%至5%進行研發,早在2018年就提前布局新能源汽車“新風口”。
看得準、舍得投,企業發展實現良性循環。董事長徐愛明透露,去年,公司以30多畝的占地面積實現稅收1256萬元;今年一季度,應稅銷售收入同比增加6%。
崇川區寸土寸金。發展工業經濟,崇川一方面建設都市工業綜合體,推動“工業上樓”;另一方面對工業企業實施資源集約利用綜合評價分類,倒逼企業“以畝產論英雄”,提升發展含金量。
“通過計算畝均稅收、畝均銷售收入,綜合考量企業在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安全生產中的表現,將企業分為A、B、C、D四類。其中,對A類企業,重點保障資源要素需求;對C、D類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和整治淘汰?!背绱▍^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易實精密發展質態好,去年擴大產能,崇川區及時為其匹配二期項目土地資源;相反,在夏季電力資源緊張時,首先壓降D類、C類企業的用電負荷。
科學的指標體系,引導更多企業注重發展質效。2022年,在全面實行留抵退稅和制造業緩繳稅款等惠企政策的同時,崇川規上工業企業畝均稅收仍高達22.4萬元,畝均銷售512.4萬元,遠超南通全市平均水平。
陳靜 攝
含“綠”量更大,收獲生態經濟雙贏
“公司每年僅環保設施的運行費用就高達1個多億,鍋爐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達到超低排放水平?!蹦贤ù姿崂w維有限公司企業和質量管理部部長高勇介紹。
走進南纖公司,綠樹蔥郁,流經廠區的勝利河寧靜清澈,不時能聽到清脆的鳥鳴聲……很難想象,這是置身于一家化纖制造企業。
南纖公司創建于1987年。隨著主城區版圖擴張,這家全球規模最大的醋酸纖維生產與服務企業,從當初的“城外工廠”成為“城中工廠”。高勇表示:“對于企業來說,安全是生命線,環保是生存線,只有綠色發展才能贏得未來?!?/p>
為此,南纖建立“綠色工廠”管理制度,推動技術創新,努力實現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環境影響最小化。目前,公司主打產品絲束和醋片的單產標煤耗均優于國家行業一級能效水平。
堅持綠色發展,讓該企業收獲生態和效益的雙贏。公司先后獲得國家環境友好企業、國家級“綠色工廠”“全國節能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自2014年以來在環保治理改造方面得到省、市級多項專項引導資金。
南纖的發展,是崇川多措并舉加快推進綠色制造的生動縮影。
聚焦深化綜合治理,改善生態環境,崇川區制定出臺《重點行業綠色發展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對新設備投資額在50萬元以上、年節前超100號標的綠色低碳發展等項目給予補助,引導企業實現從末端治理轉向污染預防和全過程控制。
2022年,崇川區9家重點排放大戶企業落實科學深度減排,80家涉VOCs重點企業建立起VOCs排放“指紋庫”。今年一季度,該區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當量值)為85.68萬噸標準煤,同比下降7.56%。
企業的綠色發展推動著生態環境持續向好。近年來,長江江豚、豹貓、獐等頻頻亮相,崇川入選全國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
含“新”量更多,專精特新成為生力軍
從原料干燥到最后的成品產出,全部經過一套智能化的設備,無需專門的操作工人……南通新帝克單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號車間內,10條生產線僅有5名工人忙碌,他們通過電腦操控,實現了生產智能化管理。
陳靜 攝
新帝克位于南通港閘經濟開發區,企業自2005年成立以來,設置單絲研究院,開展產學研合作,產品研發、科技創新能力始終走在同行前列。產品種類包括大直徑單絲、高功能單絲、特種線材等,產品規格大到6毫米、小到0.05毫米,市場遍布海內外。
不僅要制造,更要智造。18年來,該企業的200條生產線,有近100條實現智能化。去年企業新購置21條智能化單絲生產線,生產效率提高了30%,形成了年新增3500噸大直徑功能聚合物單絲的生產能力。研發中心辦公室主任馬海軍透露,企業今年1至5月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0%。
“新”字為要,新帝克目前擁有授權發明專利42項,2021年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成為行業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
創新引領發展。崇川區在南通率先成立科創委,拿出真金白銀大力支持企業引人才、促研發,近三年累計兌現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各類獎補資金1.13億元,力度前所未有;同時,實施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去年幫助105家規上工業企業完成診斷,今年正在啟動120家企業的診斷。
目前,崇川區全部381家規上工業企業中,擁有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50家,其中國家單項冠軍企業1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家,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4家,基本構成了以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為龍頭,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為骨干,創新型中小企業為基礎的良好梯度培育格局。今年1至4月,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226.77億元,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62.16%,列南通第一。作者:陳靜 苗蓓